天津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为探寻天津工业记忆,感受建筑新旧更迭,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23级的同学走进了承载着天津工业历史记忆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
这座始建于1951年的老厂,不仅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活化石”,更是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中目前仅存的几个还完整保留老厂区的工业遗存之一。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红砖厂房改造而成的咖啡店,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同时,增添了现代的设计元素与功能需求。端起一杯咖啡,仿佛一部老旧电影,回放着这里曾经60年的记忆,每一帧都象征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变革。
厂区绿化丰富,大片的绿地,高耸的树木,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些古树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他们不仅见证着第一机床总厂从繁华到破败,再到如今的一步步发展,也见证了天津工业发展的辉煌历史。
在厂区内穿行,金一、金二、金三、金四、金五车间等建筑依次呈现,有的铁门紧锁,有的大门掩映。走进尘封的车间,里面空空荡荡,窗户破碎、房顶漏光,一派荒凉,但那些巨大的机床设备依然矗立,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金三车间曾是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地方。1956年1月12日,毛主席曾亲临这里,勉励工人们要继续自力更生、多出精品。站在空荡荡的金三车间里,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工人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感受到了那份历史的厚重。
如今,这座老厂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正在不断融入时代的浪潮。天津第一机床总厂不仅是一座老厂,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未来,我们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的学生也将运用专业知识,对更多老式建筑进行创新改造,让他们融入现代化发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