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室内设计6+"2025第十三届联合毕业设计(华北组)毕业答辩汇报会,在线上腾讯会议室顺利举办,网络平台浏览量超10万次。
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主题是“更新(update)·更新(renovate)”。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超高层建筑——海南中心的塔冠设计”实际项目为华北赛区命题,通过更新和重新定义设计空间,深度剖析了海南中心的时代响应和社会价值。从选题到终期答辩,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师生的努力与智慧。两轮答辩环节的专家意见也为学生作品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次联合毕业设计活动,通过真题假作,增强了学生的设计实战能力,同时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与覆盖面。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系主任孙锦老师,赵迺龙老师,钱丰老师出席答辩会,答辩学生共三组。我院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实践+研究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学实践与竞赛项目相结合,在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维度得以锻炼和提升。凭借扎实且富有创新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路径,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院在6+联合毕设中持续多届斩获佳绩,成果丰硕。在此次联合毕设中我院学子再创佳绩,经过三轮答辩环节的激烈角逐,“当我走在海面上”——时空叠合视角下“秀场+”多元融创空间设计小组在华北赛区5所院校1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佳绩。
此次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不仅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更为华北地区高校环境专业教育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对推动华北设计教育发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环境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名称:“当我走在海面上”——时空叠合视角下“秀场+”多元融创空间设计
荣获奖项:一等奖
小组成员:肖雨鑫、王昱程、金艺钧
指导教师:孙锦、孙奎利、钱丰
点评嘉宾:张凯、王盟
创作说明:
项目选址于海南省海口市大英山 CBD 的海南中心 93 层与 94 层塔冠空间,旨在打造展示海南自贸港形象的 “秀场 +” 多元融创空间。
设计以海为灵感支点,虚构原创诗歌故事线,通过诗境空间转译、沉浸式互动体验、在地文化加持、业态可持续运营五位一体策略,满足内部高品质公寓用户、商务员工及外部高端观光客等人群对独特空间体验的需求。
空间上,以时空叠合为理论支撑,从平面与垂直两个维度设计。水平维度上,抽象转译海洋的物理层次,将 93 层设为海底、94 层下方为海面、94 层上方为海天,形成三重意象与境界,营造出从幽静到开阔,再到自由的立体空间感受。垂直维度上,各空间形态又相互呼应,功能耦合,使其在视觉与体验上紧密相连。
业态运营打破超高层观光层传统模式,以体验式秀场为主题,设置时尚人格测试、虚拟试衣、慢镜头打卡等互动节点,引导游客从“观物”走向“观心”“观世”,在时尚与科技的交融中,探索自我与世界。
设计深度挖掘海南在地文化,原创海南中心观光层IP形象——海南小爪水獭。结合时尚品牌活动特点,巧妙融入黎族纹样、疍家渔排、黎族船型屋建筑、椰雕艺术等元素,打造历史文化回廊,在保留秀场现代功能的同时,展现海南民族风情,使海南中心成为展示自贸港形象的靓丽名片。
当设计被赋予时间与空间的限度,我们将空间体验与自我价值、海南历史与世界蓝图交织在一起。希望通过此设计,每个人在海南中心观光层都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境遇,从“观物”走向“观心”,看向海底,感知着自己的真实,看向海面,打开心扉接纳着外在环境,看向天空,学习着享受人生旅程,爱己爱人,最终“观世”,以小我的单位拼凑大我的度量。
展板
概念生成与元素提取
整体效果图
93层海底层
94层下海面层
94层上海天层
空间体验交互流程
点评意见:高度评价该设计作品,肯定其潮流秀场风格,以及在诗意表达、家国情怀传递、空间联系设计、科技元素融合、IP形象塑造和传统纹样创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认可其整体分析、动线规划、情绪表达与视频结合的深入性,以及现代科技感的呈现。同时指出在融入海南地域文化时,应避免强行堆砌,注重文化与空间的自然融合;建议未来工作中重视设计规范性与落地性。最后赞扬该组同学在项目中投入大量精力,在效果图制作、视频创作等方面工作扎实,鼓励在未来项目中保持热情与钻研精神,凸显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创意价值。
师生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