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教育教学  师资队伍  学术研究 
 
 
我院师生参加第30届国际文化遗产记录委员会全球双年会(CIPA 2025)并作学术报告
2025-09-12 19:39  

2025年8月25日至29日,由CIPA Heritage Documentation(国际文化遗产记录委员会)、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与ISPRS(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与KAIST协办的第30届CIPA全球双年会(CIPA 2025)在韩国首尔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 “Heritage Conservation from Bits: From Digital Documentation to Data-driven Heritage Conservation”(“从数字记录到数据驱动的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吸引了来自 47 个国家的 500 余名专家学者参会,规模创历届之最。会议设置了学术论坛、专题工作坊、主题演讲与文化考察等多个环节,围绕数字化文物保护、AI 与文化遗产融合、虚拟展示与教育应用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师生参会并开展学术交流。

CIPA 2025大合影

(图片来源: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https://mp.weixin.qq.com/s/2t42O46NyIX6DQ-Y9kCUpQ

参会的天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合影


CIPA由 ICOMOS 与 ISPRS 于 1968 年联合创立,是ICOMOS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科学委员会之一,其宗旨是将测量、可视化与计算机科学等技术导入文化遗产记录与保护场景,形成全球性的学术与技术枢纽。CIPA双年会长期以严格的学术标准与方法范式,引领摄影测量、激光扫描、三维点云、HBIM、多源传感融合与AI/AIGC等领域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创新研究与前沿应用,在国际学术交流、行业规范与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被视为文化遗产数字记录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平台之一。其论文平台(ISPRS Archives/Annals)实行同行评审与双盲评审(Annals为精选双盲评审全文),同时被CPCI(Web of Science)、Scopus、EI Compendex与DOAJ等索引系统收录。

我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教师刘静老师带领的三年级本科生团队撰写的论文《Research on Innovative Design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al Polychromy Based on AIGC: A Case Study of Song Dynasty Architectural Polychromy Patterns》入选2025年 ISPRS Annals,并在“Innovative Digital Heritage Projects”(创新性数字遗产项目)分论坛上做学术报告。报告以“形—色—意”为核心,构建文化语义导向的 AIGC 设计框架:在花纹锦、琐纹锦、曲水锦、净地锦等宋代纹样上建立经人工校准的数据集,采用扩散模型+LoRA 于小样本条件下实现风格稳定与细节复现,并以“文化一致性”作为训练与评测的约束;结合量化指标与《营造法式》构图规范,搭建“宋风彩韵”建筑彩画生成与编辑平台,以“算法—平台—教学—文创”的闭环路径验证AIGC赋能传统彩画数字再生与跨媒介传播的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Innovative Digital Heritage Projects”分论坛现场

2022级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娄紫桐做现场报告


参加此次CIPA双年会,为我院“新工科+新艺科+文化遗产保护”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国际前沿的真实场域,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严格同行评审与跨学科交叉议题中完成“前期研究—数据采集—语义建模—AIGC生成—平台搭建—展示传播”的全链条能力训练,促进了“以研促教、以赛促学、以产助用”的人才培养生态的形成。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跨学科协同与工程转化能力,增强了我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在“数字遗产与智能设计”方向的人才供给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未来,学院也将继续深化这一方向的研究,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向国际舞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