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025年6月11日下午,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天纬路校区联合举办“艺工融合·共筑未来:党建引领下的毕业设计教学创新与实践”学习交流活动。两校师生围绕党建共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毕业设计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互动。
两校师生在主楼前拍摄集体合影
一、"党建 + 专业" 融合交流正式启动
学院教师支部书记、环境设计专业系主任孙锦主持会议,对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系统介绍了学院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历史建筑保护等专业在党建赋能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成果与特色。
学院教师支部书记、环境设计专业系主任孙锦发言
天津大学党建督导员、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礼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活动为两校搭建了“党建+专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她指出,需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将校风建设与艺工交叉实践相结合,通过基层学习教育联动,推动跨学科资源整合。

天津大学党建督导员、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张文礼发言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峥在致辞中表示,两校合作是落实总书记关于“学科交叉融合”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艺术与工科的有机结合是大势所趋,唯有将艺术创意融入实践服务,才能实现优势互补。”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峥发言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春彦通过视频连线致辞,高度肯定两校在党建与专业融合领域的探索。他提到,建筑学院始终坚持“工科筑基、艺术添彩”的理念,而天美在艺术创新领域的优势与天大的技术积淀形成天然互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春彦视频致辞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开在致辞中指出,当前行业对“综合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艺工融合正是回应这一趋势的关键路径。他强调,人才培养需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则,让跨学科合作成果真正服务于区域发展与文化传承。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开发言
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峥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开在两校师生的共同见证下,隆重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双方签署《党建共建基地协议》,旨在以“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为方向,推动党建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为艺工交叉人才培养和区域文化遗产保护搭建协同创新平台。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峥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开合照
三、毕业生设计成果联展发言实录
毕业生代表发言中,天美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毕业生代表肖雨鑫、王昱程、金艺钧(指导老师:孙锦、孙奎利、杨申茂、刘静)分享了毕业设计中《当我走在海面上》时空叠合视角下“秀场+”多元融创空间设计的创作实践,采用诗境空间转译等五大策略,利用时空叠合理论,从平面和垂直维度打造海底、海面、太空三重意象与境界,营造幽静到自由立体的空间感受;毕业生代表王默宇(指导教师:龚立君)分享了山水逸境—云居度假酒店景观设计,以“山水相依,禅意栖居”为核心理念,聚焦复杂山地环境下的空间营造,通过化解高差矛盾、重构游览动线、雕琢庭院美学,打造一处兼具自然野趣与人文诗性的度假目的地。

毕业生代表肖雨鑫、王昱程、金艺钧发言

毕业生代表王默宇发言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生代表刁恩泽(指导老师:赵伟、宋佳音)分享了毕业设计作品纸曰幸会—安徽泾县汉唐纸坊更新设计,作品以宣纸文化传承为核心,将汉唐纸坊遗址改造为集“沉浸式剧情体验、宣纸工艺博览、文旅互动”于一体的复合空间,为传统村落振兴提供文旅融合示范样本。毕业生代表张姝天敏(指导老师:郝卫国)分享了毕业设计作品故坊焕相·莲弈境生—基于模因理论下津哪吒设计小镇叙事性园区改造设计,将哪吒传说与天津地域文化基因植入工业遗存改造,通过“空间叙事链”重构建筑群落,融合数字交互装置与生态景观设计,实现传统文脉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

毕业生代表刁恩泽发言

毕业生代表张姝敏发言
四、教师跨学科育人专题研讨会
天大建院环境设计系党支部书记郝卫国主持了教师专题研讨环节,两校教师围绕毕业设计实践与跨学科育人展开深度交流。郝卫国提出关于毕业设计成本管控问题,强调“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叶武老师以迪士尼主题乐园等案例强调设计的快乐价值;侯熠老师指出,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的资金规模与其成果质量及对待设计的态度存在关联。王鹤老师指出应打破工科与艺术界限,借助人工智能顺应发展趋势,呼吁更多校际合作;张毣老师则提出了美院人工智能学院的宝贵经验,期待双方深度交流。刘静老师、曲翠萃老师聚焦历史建筑,分别提出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前卫空间保护理念;钱丰老师主张借助数字技术革新空间架构,推动设计向更广阔维度拓展。多元视角的碰撞,为跨学科育人与毕业设计实践注入新活力,也为未来学术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教师交流现场照片
五、从毕业展到美术馆:艺工融合的实践课堂
在天美艺术街区“2025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展”现场,师生共同探讨“非遗活化”“数字赋能”等设计策略。从文化转译到空间重构,作品凝结环艺学子对“在地性”与“创新性”的思辨,观展间涌动学术交流的火花。


2025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展”现场两校师生参观照片
继天美艺术街区毕业展后,两校师生移步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踏入展厅,美术馆不再是单向观展场域,而是成为两校学科对话、理念交融的“立体课堂”,让艺工交叉的种子在沉浸式交流中加速萌芽。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参观照片
本次交流活动“党建联建”为根脉,两校筑牢“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机制,让艺术叙事与工科逻辑在毕设中碰撞、在展陈间交融,搭建了“艺术+工科”跨学科交流的立体化平台。双方在AI赋能教育、历史建筑保护、艺术与技术融合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不仅为毕业设计教学注入创新活力,更探索出“党建引领-专业联动-人才共育”的协同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