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教育教学  师资队伍  学术研究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 2024年年度回顾
2025-03-03 14:08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

2024年年度回顾

EAA·2024

 

 

 

 

2024年,是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及深化产学研融合等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学院全体师生牢记嘱托,善作善成,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教育使命,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01

EAA·2024·3

牢记嘱托 善作善成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与物有万象(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产学研实习实践基地,聚焦城市更新、文化旅游、数字技术等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3月18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挂牌,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占权高度评价此次合作,期望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2

EAA·2024·3

职规赛场 学院创佳绩

 

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天津市赛中,天津美术学院学子喜获佳绩,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研究生周士琪荣获就业赛道金奖,王默宇获银奖。周士琪以互联网思维融合产品设计和人机交互,开展创新实践,希望将产业互联网的便捷与智能化惠及万家;王默宇专注环境设计,参与多个空间设计项目,致力于推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两人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展现了服务社会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专业实力。

 

 

 

我校参赛选手及观摩同学在比赛现场合影

 

 

 

周士琪路演现场

 

 

 

王默宇路演现场

 

03

EAA·2024·3

文化赋能 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3月7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师生前往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考察学习。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师生们聆听村干部介绍村庄基本情况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泰民安”的讲话精神,深刻感受灾后重建的奋斗精神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考察中,师生们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修复建设,更需挖掘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展现村庄独特魅力,助力打造特色乡村名片,推动文旅事业发展。

 

 

 

村干部倪国志同志对第六埠村的基本情况介绍

 

 

 

04

EAA·2024·4

大鹏新区城市设计竞赛

 

2024年4月2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多项作品成功入围深圳市大鹏新区坝光片区大学生城市设计竞赛,展示了师生们卓越的专业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此次竞赛中,师生团队深入调研坝光片区的历史、文化与生态背景,将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城市设计方案,获得评委高度评价。此次参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视野,也彰显了学院“以人为本、创新引领”的教育理念,为我国城市建设与环境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05

EAA·2024·4

校企携手 产教融合新篇章

 

2024年4月2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与天津环渤海国际家具有限公司举行交流座谈会,围绕学生实习就业规划、创新创业实践及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双方达成产学研战略合作意向,计划构建双创人才培养和实践孵化体系,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行业深度融合。环渤海公司承诺为学生提供材料支持、创业扶持等资源,学院则表示将全力支持合作,共同推进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实现合作共赢。

 

 

 

 

 

 

 

06

EAA·2024·4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4月21日,“历建大讲堂NO.01: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天津举行。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主讲,围绕工业遗产的定义、价值、保护规划及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等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工业遗产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徐教授指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在评价标准、调查深度、专项规划、文化遗产申报及红色工业遗产等方面仍需深化研究,呼吁跨学科研究者共同参与,以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全面发展。

 

 

 

 

 

07

EAA·2024·4

党建引领 结对共建

 

2024年4月25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师生党员赴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开展党建共建交流,双方围绕党建引领、一流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议题深入探讨,并签署党建共建基地协议书。双方计划通过课程思政、学术沙龙、实验室建设、党史教育等活动实现互学互促,共享资源,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活动期间,师生参观了天津理工大学木雕博物馆,深入感受徽派木雕艺术的传统文化与技艺,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引领和文化传承的育人功能,为两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08

EAA·2024·4

校企共建交流

 

2024年4月28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与首玺(厦门)设计装饰工程有限设计公司开展校企共建交流。双方围绕校企共建发展、竞赛合作优化及设计项目深化等议题深入探讨,学院领导和教师强调产教融合、竞赛实践及教学结合的重要性,首玺公司负责人提出三大合作目标,并期待加强联系与人才培养。会议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化,为学生实践提供了更多支持,同时鼓励学生探索中国茶文化设计的创新表达,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09

EAA·2024·4

家具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4月29日,天津美术学院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铁军,为师生带来主题为“融合与突破——中国家具传承与创新的教育实践”的学术讲座。刘铁军教授解读了家具设计在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分享了其在传统家具研究课程和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了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设计中的融合与突破。讲座还以《成器——中国围棋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项目》为案例,展示了家具设计的理念与构思,启发了师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深入思考。

 

 

 

 

 

 

 

 

 

10

EAA·2024·5

“天津之星" 创佳绩

 

“天津之星设计奖”源于1989年,旨在推动设计产业、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是“中国之星设计奖”的地区推荐赛事。2024年5月10日,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颁奖典礼及产教融合论坛。我院师生作品表现出色,共获21项奖,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8项,其中师生合作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我院获奖学生与郭振山教授合影

 

11

EAA·2024·5

以文化人 以境育人

 

2024年5月18日,“传承民族文化·共创美好未来”第四届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天津市城建大学举办,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8支设计团队获奖,多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获奖团队合影

 

12

EAA·2024·5

以赛促创 助力运河振兴

 

2024年5月30日—31日,在第七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团队凭借项目《津运艺创——特色文旅升级助力运河码头振兴新范式》荣获本科组三等奖。此次比赛吸引了全国31个省市及港澳地区的140支队伍参赛,旨在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始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优秀艺术人才,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3

EAA·2024·6

室内设计6+ 斩获佳绩

 

2024年6月1日,在河北工业大学举行的“室内设计6+”第十二届联合毕业设计(华北区)终期汇报会上,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学子表现出色。“水韵楚心——HUAWEI艺术智联融创馆”项目获华北区一等奖,“山栖以市——公园式社区商业空间”项目获二等奖。此次活动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主办,吸引了五所高校参与,直播观看人数突破21万。我院以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在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全面提升,展现了卓越的专业实力和创新能力。

 

 

 

 

 

 

 

石家庄开题 学院师生与各评委老师留影

 

14

EAA·2024·6

天美毕业季 本科毕业展

 

6月2日晚,天津美术学院2024届设计类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天津滨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同时举办了优秀服装设计作品动态发布会。展览涵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400余名毕业生的500多件作品,集中展示了毕业生的艺术创意与实践成果。开幕式吸引了滨海新区领导、兄弟院校负责人、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体现了教学成果展示与就业推介的双重功能,彰显了天津美术学院在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品质。

 

 

 

 

 

 

 

 

 

展览开幕式现场

 

 

 

参展毕业生代表、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陈雨佳发言

 

 

 

企业家代表与学校领导为参展学生代表颁发优秀作品收藏证书

 

 

 

 

 

 

 

 

 

 

 

 

 

 

 

 

 

 

 

 

 

 

 

展览现场

 

15

EAA·2024·6

天美毕业季 研究生毕业展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202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展如期举办,28位同学以实践项目或社会需求为基础,展示了三年来在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作品凝聚了学生的努力与导师的悉心指导,既是专业学习的全面检验,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体现。毕业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展望他们步入社会后,以才华与智慧为母校争光,为人生添彩。

 

 

 

 

 

 

 

 

 

 

 

 

 

 

 

 

 

 

 

展览现场

 

 

 

环境设计 | 优秀作品

 

 

 

 

 

 

 

 

 

公共艺术 | 优秀作品

 

16

EAA·2024·6

访企拓岗 共促就业

 

为促进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于2024年6月3日由副院长陈占权带队,赴迪标文化传播(天津)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座谈会上介绍了公司在曼谷、三亚、上海等地的高端酒店设计项目及人才培养战略,强调与学院专业高度匹配。学院将继续加大访企拓岗力度,积极拓展高质量就业岗位,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

 

 

 

 

 

 

 

17

EAA·2024·6

艺术赋能历史文化街区

 

2024年6月7日,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管委会与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举行交流座谈会,就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建筑空间与环境》课程设计方案展开汇报与讨论。双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精神,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新思路。五大道管委会鼓励师生通过创新设计与实践保护历史建筑,激发其文化活力,传承城市记忆,并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与成长平台。

 

 

 

 

 

 

 

 

 

五大道管委会、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师生参与交流座谈会

 

 

 

鲁睿副院长代表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向李兰廷主任赠书

 

18

EAA·2024·6

国际学术会议 再添佳绩

 

2024年6月14至16日,首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韧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汇聚海内外知名专家及全国近500位学者。天津美术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硕士李子璇的作品《水西遗梦——元宇宙视域下湮废园林数字化复原》荣获“历史环境下创新设计优秀作品奖”,其相关论文《元宇宙视域下湮废园林的数字化复原研究——以天津水西庄为例》被会议录用。李子璇受邀在大会宣讲作品,并参与线下考察与学术交流活动。

 

 

 

 

 

 

 

19

EAA·2024·6

毕业季 扬帆起航新征程

 

6月25日下午,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  术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在志成路校区A楼举行,学院领导、教师及全体毕业生共同参与。典礼在天津师范大学民族打击乐团的合奏《龙腾虎跃》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观看了记录点滴的回忆视频。党总支书记刘峥教授致辞,对毕业生寄予殷切期望;赵廼龙教授、教师代表王星航及毕业生代表李果佳、校友代表董琛依次发言,表达祝福与感恩。学工部长史雅宁致辞,鼓励毕业生秉承校训,不忘初心。典礼还为优秀毕业生颁发了学院最佳贡献奖及纪念徽章,全体毕业生满怀热情和坚定信念,开启艺术人生新征程。

 

 

 

 

 

 

 

 

 

 

 

 

 

 

 

 

 

 

 

环境学院全体师生及受邀嘉宾合影留念

 

20

EAA·2024·7

文明互鉴 相待彼此

 

讲座《文明互鉴,相待彼此——汉画图像反映的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由北京林业大学刘冠副教授主讲,围绕汉画这一美术形式展开。讲座通过丰富的汉画图像案例,探讨其与现实文化艺术形态的“映照”关系,揭示汉代社会与外部多元文化交流的成果,强调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重要性与意义,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刻启示。

 

 

 

 

 

 

 

 

 

 

 

 

 

 

 

 

 

讲座现场

 

21

EAA·2024·7

城市设计研究院成立

 

7月4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城市设计研究院成立及聘任仪式在志成路校区举行。科研与研究生处副处长王中谋、原副院长龚立君教授、党总支书记刘峥教授等出席。研究院旨在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仪式上为研究院顾问和执行院长颁发聘书,与会专家对研究院未来发展表达期望,学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实践。

 

 

 

会议现场

 

 

 

颁发聘书

 

22

EAA·2024·8

不同·艺术后浪 社会实践

 

2024年8月5日,“不同·艺术后浪”五大美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在北戴河不同艺术小镇不同CIRCLE当代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由天津美术学院和秦皇岛不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汇集了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五大美院40余件优秀毕业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特别呈现“北戴河不同艺术之夏”单元。展览聚焦青年艺术家的创新思维与卓越才华,展示了艺术与公众空间的联结,吸引了政府领导、院校专家及艺术界人士共同参与。开幕式上,嘉宾参观了内啡肽艺术集、新丝路·景德镇等艺术展示空间,对展览内容和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策展人导览深入了解展品艺术价值。

 

 

 

 

 

展览现场

 

 

 

政府领导、院校领导、不同文旅团队参加展览开幕仪式

 

 

 

 

 

 

 

 

 

 

 

开幕式环节 | 领导及代表致辞

 

开幕式后,各院校领导及青年教师围绕“艺术后浪的多元表达:青年艺术生态的构建”主题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景育民教授主持会议,强调青年艺术创作需兼顾公共性、艺术性与在地性。此次展览及研讨会不仅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还推动了艺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彰显了天津美术学院及合作单位在促进文化艺术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景育民教授发言

 

 

 

 

 

展览特别单元

 

23

EAA·2024·8

喜获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荣幸地被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选为“天津市普通高校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学校申报、专家审核等程序,最终确定包括南开大学环境工程等专业在内的287个专业为天津市普通高校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见附件),并予以公布。这标志着该专业在天津市新工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卓越表现。

 

 

 

24

EAA·2024·10

“第二届金玺奖” 再获佳绩

 

2024年10月10日,“2024第二届首席设计金玺奖全国大学生商业茶空间设计大赛”在厦门圆满落幕,吸引了全国十余所高校的107件参赛作品,聚焦创新性、技术性、美观度、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五大评选维度。

 

 

 

2024第二届首席设计金玺奖全国大学生商业茶空间设计大赛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师生在大赛中表现出色,其中张晗、赵佳倩、周亚楠的《琼轩涟漪·八马流觞》荣获铜奖,王安邦的《木作隐水静》获优秀奖,充分展示了学院的教学水平与创新实力。学院作品以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理念,强调可持续性与空间美感,获得高度评价。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实践教学与创新设计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环境设计人才。

 

 

 

 

 

 

 

 

 

 

 

 

 

 

 

 

 

25

EAA·2024·10

WORKSHOP开幕论坛

 

“2024环境艺术专题WORKSHOP”开幕论坛于2024年10月17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举办,主题为“城市脉动中的生命景观”。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研究所及环境设计系,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特邀苏丹、鲁睿、王国彬、刘冠等知名教授担任特聘导师,共同探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前沿议题。

 

 

 

26

EAA·2024·10

我院入选为中国而设计展览

 

2024年10月26日,“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一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在天津美术学院天纬路校区和天美艺术街区举办。本届展览从投稿作品中评选出212件入选作品参加展览,我院师生共入选7件。作品涵盖室外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和大地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入选师生作品

 

27

EAA·2024·10

2024中国环艺档案展开幕

 

2024年10月25日,“2024中国环艺档案展”在天美艺术街区开幕,全面展示新中国人居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展览以“中国环艺发展史掠影”为主线,聚焦天津城市与环艺发展的独特脉络,旨在构建环艺专业档案系统,传播与引领环境艺术的新思想与方向。

 

01

环境艺术概念的兴起与事记

 

“中国环艺档案”学术课题组成立于2021年11月,聚焦环境艺术设计的中国特色,通过文献整理和研究,引领行业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课题组成员发起并成立“环境艺术设计档案专项基金”,持续收集业内专家的口述档案和一手资料,深入探索环境艺术发展的源流与建设历程。“2024中国环艺档案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多元形式展示天美环艺的历史与特色,呈现了中国环境艺术的独特风貌。

 

 

 

张绮曼老师讲述环艺专业创建过程

 

 

 

 

 

 

 

 

 

 

 

 

 

2024年“中国环艺档案展”现场

 

 

 

02

天津城的发展变迁与天津人的环境艺术掠影

 

天津,这座兼具厚重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城市,以独特的环境艺术魅力诉说着其独一无二的城市故事。从运河与海河承载的历史记忆,到道路、桥梁连接的城市脉络,再到建筑、街道记录的人文故事,码头、工厂与市场展现的经济活力,天津以丰富的城市肌理勾勒出从小码头到现代都市的蜕变历程。

 

 

 

03

天美环艺:三十余年发展历程回顾

 

天津美术学院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具有革命传统的学府,其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在三十余年的发展中,成为国内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及历史建筑保护教育的先行者与研究平台。以“2024中国环艺档案展”为契机,学院通过融合传统档案与新媒体影像的展览形式,全面展示了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办学特色与卓越成就。

 

 

 

鲁睿 江南宴中餐厅手绘设计原稿

 

 

 

 

 

彭军、田沛荣、朱小平、李炳训教授作品展示

 

 

 

李迅  《山水之间》

 

 

 

景育民   建国七十周年国家庆典活动天津彩车《新时代·新天津》

 

04

天美环艺:土生土长天津人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通过数字化实验中心的建立及教师工作日志的系统化记录,展现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与专业研究的深入发展。以中国环艺档案建设为载体,本次展览清晰呈现了环艺专业的发展历程与地域特色,既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入思考,也是推动学校交流合作、促进环艺学科发展的重要实践,彰显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高颖 教师工作日志

 

28

EAA·2024·10

"为中国而设计"成功举办

 

01

为中国设计 展览开幕

 

2024年10月26日,“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一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暨学术会议在天津美术学院天纬路校区与天美艺术街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美术学院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承办,协办单位包括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天津市河北区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事业单位。本次展览评选出212件入选作品,我院师生共有7件作品入选,涵盖室外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和大地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以“环境艺术的‘水’营造”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设计领域的民生关切与社会热点,强调将环境艺术设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与自然环境之中,推动生态保护、生活品质提升以及城乡文化发展。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回应新时代的设计需求,构筑美好生活图景。

 

 

 

 

 

 

 

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鲁睿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大型专业展览,并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展览全面展现了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设计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城乡规划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和艺术活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02

为中国设计 学术会议

 

本届学术会议以”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一届新时代中国环境设计创新力与发展策略为主题,由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秘书长王国彬主持。特邀王其亨、汪民安、陈文令、沈康、涂山、岑国和、鲁睿七位嘉宾围绕“环境艺术的‘水’营造”主题,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实践与经验体会,展开了精彩生动的演讲。

 

大运河与古都北京的园林化建构

 

王其亨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透过文献图档的挖掘梳理,全景展现大运河与古都北京的园林化营建过程。

 

 

 

著名古建筑专家王其亨教授演讲现场

 

大地的概念

 

汪民安教授深入探讨了人类与大地的关系。从西方思想史的角度,回顾了大地形象的演变,从古希腊的有灵魂存在,到罗马的神化,中世纪的上帝造物,直至现代的征服与利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演讲现场

 

金谷溪岸艺术公园

 

2021年底,陈文令先生在金谷一溪两岸的40亩地里,因时因地、因势因材进行自由的建造,用在地性的创作方式堆起一个充满乡间野趣的公益性艺术公园。

 

 

 

著名当代艺术家、雕塑家陈文令演讲现场

 

一座海岛渔村的十年设计

 

沈康院长在演讲中讲述了通过地方品牌形象的设计擦亮渔村底色,同时采取适度设计的轻量化干预,以微观织补重塑地方风貌,采取多种设计手段和形式激活地方的活力和潜能,以海岛新风貌的提升助力渔村新生活的创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涂山演讲现场

 

“邮轮美学设计技术研究”之辨

 

涂山描述了2017年他本人参加了一个名为“邮轮美学设计技术研究”课题工作,研究寻求发现这个时代中国乘客的群体的行为模式、观念的技术和手段,并寻求通过文化创新在邮轮商业环境中进行实践和运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研究员涂山演讲现场

 

“邮轮美学设计技术研究”之辨

 

岑国和(国家级B类人才,国家级工匠名师)的演讲围绕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的传承实践展开,介绍了岑家木船非遗项目,阐述技艺传承载体的内涵建设、功能创新,以及“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研学”的创新发展思路。

 

 

 

国家级工匠名师岑国和演讲现场

 

海河的姿态——艺术视野下的城市更新

 

鲁睿副院长讲述了海河,从一条自然河流一步步发展成当代天津城市的核心,在天津城市更新中具有独特面貌和作用。一方面,结合现代城市美学理论,通过实际案例,展示雕塑、装置艺术、光影设计等多种方式,讨论艺术是如何参与海河更新,重新塑造城市空间,让城市焕发新的美学光彩。

 

 

 

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鲁睿教授演讲现场

 

03

为中国设计 活动闭幕

 

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讨论并最终形成决议一致通过,同意由湖北美术学院申请承办2026年“为中国而设计”第十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展览暨学术会议。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周彤和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凡共同上台领取会旗。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教授龚立君移交了申请承办权的旗帜,为下一届展览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中国美协环境艺委会主任苏丹宣布湖北美术学院申请承办下一届活动

 

 

 

授旗仪式现场

 

 

 

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峥教授主持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现场

 

 

 

29

EAA·2024·11

校社联动 共创出版新篇

 

2024年11月8日,天津大学出版社党总支书记宋昆率建筑文化图书事业部及数字出版中心团队赴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开展出版交流活动。双方就教材建设、学术专著出版及数字出版等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鲁睿副院长介绍学院发展成果与出版合作愿景,宋昆书记阐述出版社在教材开发、数字出版和重点出版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经验与规划。双方围绕环艺数字出版新模式展开交流,并表达深化合作、推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期待。刘峥书记总结表示,此次交流为学院拓展文化出版和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并代表学院向出版社赠送了自主设计的文创纪念品,象征双方合作的新起点。

 

 

 

 

 

 

 

 

 

 

 

30

EAA·2024·11

新艺科交融 共筑实践平台

 

2024年11月7日,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举行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签约及企业导师聘任仪式。双方领导就校企合作和新工科基地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共同揭牌首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天津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路波与中国能建天津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剑共同为“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揭牌

 

 

 

 

 

天津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路波带领与会嘉宾、企业来宾参观美院校史馆

 

座谈会上,双方探讨了通过党建互动、科研实践、学生实习等方式推动基地运行及发展。现场还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企业导师代表颁发聘书。活动最后,与会领导参观了校史馆和由美院主办的两项重要设计展览。

 

 

 

 

 

 

 

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交流座谈会现场

 

 

 

 

 

 

 

校企双方代表哈伊莎、亢晓峰签署 新工科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

 

校党委常委、副院长陈占权为主任工程师邵维颁发 企业导师聘书

 

 

 

 

 

与会嘉宾、企业来宾交流合影

 

31

EAA·2024·11

校企携手 共育新力量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于11月15日与厦门首玺设计公司举行交流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鲁睿主持,与会人员就环境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及行业需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围绕现代设计思维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展开交流。校企双方达成共识,将通过合作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设计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设计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并奠定长期合作基础。

 

 

 

 

32

EAA·2024·11

创意点亮田园风光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于初冬时节参与了由上海美术学院及奉贤区政府等联合主办的“摩登田野2024:摩登南庄·乡村艺术走廊计划”,深入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多个村庄开展艺术乡建创作。学院师生创作的作品《田野琴韵》落地江海村,以钢琴造型结合自然元素,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受到广泛好评。

 

 

 

团队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程雪松副院长在安装现场

 

 

 

团队作品 -《田野琴韵》

 

该项目既是上海美术学院师生乡建成果的汇报,也是美术教育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开幕式与研讨会吸引了高校师生、地方领导及群众200余人参加,汇聚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全国高校和本地高校的众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文化创新的路径。

 

 

《艺教协同、多元融合促乡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

 

33

EAA·2024·11

技术、教育和工业

 

“历建大讲堂NO.05”邀请法国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Jean-Claude Ruano-Borbalan教授主讲,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和工业:技术会扰乱社会吗?”这一主题,从技术与教育、教育的意义、教育与行业的关系、人工智能革命与新的人文主义等四个方面展开深度探讨。活动中,Jean-Claude教授以风趣幽默的演讲方式,与师生共同探讨了AI相关的多维议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对谈嘉宾、活动策划及主持人分别为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34

EAA·2024·12

以境育人 情系家国

 

2024年12月13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举办了“以境育人,情系家国——创文化名城,耀民族之光”课程思政实践成果展暨民族文创展。本次展览结合天津市大学生民族文创设计大赛,集中展示了14门思政课程的教学成果,包括66幅展板作品、25个视频以及30余组民族文创作品,全面体现了学院在民族传统文化、乡村振兴、大运河发展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开幕式结束后,天津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与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教师开展了“新艺科语境下课程思政的创新与探索”交流会,共同探讨党建引领课程思政的新方法与新路径。

 

 

 

课程思政创新方法交流会现场

 

35

EAA·2024·12

师生协同共创思维交融

 

2024年12月9日,首届“海峡两岸——建筑空间文化创意与再利用教学工作坊”在天津美术学院隆重开营,以“文化创意”和“再利用”为主题,汇聚两岸设计精英与青年学子,共同探索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新路径。工作坊期间,两岸专家学者以台湾迪化街、珠海圆明新园、宫原眼科等经典案例讲授建筑空间的文化价值挖掘和创新设计,天津美术学院与台方学生协同完成“茶文化空间”设计实践,展现思维交融与创意碰撞。

 

 

 

 

 

 

 

 

 

2024年12月14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关于海峡两岸“建筑空间的文化创意与再利用”教学工作坊成果展及颁奖活动”圆满举行。

 

 

 

 

 

 

 

 

 

 

 

两岸手绘作品颁奖典礼以及结营仪式

 

 

 

颁奖典礼活动现场师生大合照

 

此次海峡两岸建筑空间的文化创意与再利用教学工作坊及颁奖活动,不仅为两岸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建筑空间的文化创意与再利用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36

EAA·2024·12

京津冀 协同创新

 

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举办第四届京津冀设计学青年学者论坛,主题为“城市更新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围绕城市更新与设计创新展开学术交流,促进艺术设计在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论坛邀请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及青年学者,通过专题演讲、学术研讨等形式分享城市更新领域的前沿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京津冀地区设计教育与实践的进步。

 

学术论坛分享

Academic Forum Sharing

 

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位建筑与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更新的多维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张磊聚焦建筑改造中的创新与杂糅设计,林学奇以天津城市发展与海河文化为切入点,探索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的价值。李良分享了基于场地特性与风貌的设计实践经验,王培博探讨了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意义。王淼结合实践项目,剖析健康城市与自然建筑的设计特点与探索路径,潘尧则强调城市更新的生命力,提出从策划到运营的全周期思考。两位硕士生佟家琪和秦仕忠则分别从美学视角与传统文化切入,分享街道界面微更新和“曲水流觞”在城市更新中的设计策略。此次论坛为推动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专家学者主题演讲

 

学术论坛现场

Academic forum site

 

论坛具有知名学者领航、行业精英引航、青年学者启航三大特色,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激发创新理念,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项目,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与会领导嘉宾与参会师生在现场合影

 

37

EAA·2024·12

“力学·历建·力行”

 

2024年12月25日,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举办“力学·历建·力行”首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系课程成果展,集中展示一至三年级本科生在10余门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成果。本次展览以“艺术与工程相结合、艺术与科学相融合”为核心理念,体现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在“新艺科”与“新工科”融合中的特色与实践。

 

 

 

 

 

 

 

 

 

与会领导嘉宾与参展师生代表在开幕式现场合影

 

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路波、院长邱志杰等领导对师生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学院领导为优秀课程设计学生代表颁奖

 

38

EAA·2024·12

AI赋能环境艺术

 

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天津美术学院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于2024年12月13日举办了“智绘环艺——AI设计共学”硕士研究生讲座分享会,探索AI与设计教育的融合之道。讲座中,鲁睿副院长强调培养学生前瞻性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的重要性,并由三位研究生分别分享了Stable Diffusion在城市更新、交通空间与文化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展示了AI技术在设计方案生成、风格探索和个性化优化方面的潜能。钱丰老师总结表示,AI是放大人类创造力的媒介,年轻设计师敏锐的技术嗅觉与创新精神将引领设计行业迈向智能时代。

 

 

 

 

 

 

 

 

 

 

 

 

 

2025年,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十四五”发展规划收官的关键之年,持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谋划、系统布局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新工科、新艺科建设和双一流专业建设,搭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平台,优化工作方法,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搭桥,学院全体教师将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努力为学院发展提质增效。

 

 

关闭窗口